孕妇能常吃土豆吗

  孕妇可以经常吃土豆吗?

  专家建议孕妇最好少吃或不吃马铃薯。如果孕妇经常食用生物碱含量高的马铃薯,在体内的积累可能导致胎儿畸形。当然,个体差异相当大,并不是每个食用土豆的人都会出现畸形,但孕妇最好不吃或少吃土豆,尤其是不吃长期储存、发芽的土豆,这对怀孕初期的妇女尤为重要。

  土豆中含有多种有毒生物碱,主要是番茄红素和三叶草素,但一般经过170℃高温烹调,有毒物质会被分解。野生马铃薯的毒性更大,番茄红素中毒会导致头痛和

  番茄红素中毒可导致头痛、腹泻、抽搐、昏迷,甚至死亡。但一般来说栽培马铃薯的毒性很低,马铃薯中毒事件很少发生。栽培马铃薯的生物碱含量一般低于0.2毫克/克,一般超过200毫克就会导致中毒,相当于一次吃1.4公斤的生马铃薯。土豆在储存时如果遇光会变绿,同时有毒物质会增加;发芽的土豆出现紫眼也会使有毒物质积累,容易发生中毒事件,食用时要注意。

  孕妇多吃土豆儿童易患糖尿病。

  澳大利亚医学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发现,妇女在怀孕期间吃土豆和其他块茎类蔬菜,会增加孩子患I型糖尿病的机会。

  马铃薯、萝卜、甜菜等极易感染链球菌病,而I型糖尿病的罪魁祸首是链球菌产生的一种毒素,因此这种类型的蔬菜经常携带导致I型糖尿病的毒素。这种毒素可以遗传,并能引发儿童的I型糖尿病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小贝妈妈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k3721.net/81695.html

(0)
小贝妈妈小贝妈妈
上一篇 2022年12月31日 下午5:39
下一篇 2022年12月31日

相关推荐

  • 了解宫外孕知识预防宫外孕

      什么是宫外孕?   正常情况下,卵子在输卵管内受精,然后从输卵管迁移到子宫腔内,在那里定居并慢慢发育成胎儿。然而,由于各种原因,如慢性输卵管感染、输卵管周围粘连、输卵管发育不良…

    产后 2023年1月12日
  • 产后发烧是怎么回事

      有的妈妈产后经常发烧10多天,心里很不踏实,这是怎么回事呢?这是由致病菌在产后攻击子宫内的创面,并扩散到生殖器官或盆腔的其他部位引起的炎症反应。孕晚期性交、不注意卫生、胎膜早破…

    产后 2023年2月22日
  • 保险套,非用不可

      一位知名作家曾经说过:把安全套放在皮包里,就像在钞票上与伟人面对面,在伟人面前赤裸裸地展示自己的性癖好,有点难为情。   虽然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公开呼吁已经有性伴侣的年轻人要养…

    产后 2023年1月11日
  • 新妈妈哺乳期不宜乱吃水果

      我们都知道,水果的营养价值很高,是女性美容保健的圣品。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,是日常摄入的必需品,所以哺乳期妈妈应该多吃水果,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。但是,水果的特点可能因水果类型不…

    产后 2023年2月4日
  • 立夏后可以断奶吗断奶后如何恢复胸部弹性

      初夏前后的天气是否适合断奶?当你选择给宝宝断奶时,有必要结合许多因素,夏初的天气是非常重要的。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将为您提供关于断奶后如何恢复乳房弹性的信息。   五月的天气已经…

    产后 2023年1月26日
  • 产后如何避免妊娠纹和众多容颜问题

      很多准妈妈都有同样的感受:随着一个小生命在体内的成长,她们既兴奋又担心,因为她们的体形和外貌都在发生变化,尤其是妊娠纹的出现,让她们难以接受,想通过各种方式去除妊娠纹。   妊…

    产后 2023年1月11日
  • 四种电器可致胎儿畸形

      在日常生活中,孕妇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电器。然而,当一些电器在运行时,会产生电磁波和电磁场,这对孕妇的危害更大。此外,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信息受到电磁波的影响,可能无法准确传递…

    产后 2023年1月20日
  • 吃开水泡饭有害健康

      夏天,有些宝宝喜欢用开水泡饭吃,因为这样既能解渴,又能吃得快,其实,吃开水对健康很不利。   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过程是:食物进入口腔后,首先应通过牙齿咀嚼,把进入口腔的食物嚼碎…

    产后 2023年1月26日
  • 小孩可以喝乌鸡汤吗小孩喝乌鸡汤好吗

      在正常情况下,儿童是可以喝乌鸡汤的。汤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,可以补充人体的营养需求,儿童适量吃鸡汤是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的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内容吧!   淘宝网上有很多卖家,他们…

    产后 2023年1月29日
  • B超检查会影响胎儿健康吗

      B超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医学诊断仪器,通常用于产科诊断妊娠,观察胎儿生长发育和胎盘情况。长期以来,人们普遍认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、对受检者无损害的检查。事实上,超声也是一种能量,…

    产后 2023年2月13日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