妇女生完孩子后,阴道会排出血液和粘液,这就是产后分泌物。一般情况下,产后三周内分泌物即可清除,但如果超过三周仍有分泌物,医学上称为 “不洁分泌物”。产后不洁分泌物可引起全身或局部感染,甚至败血症,还可能导致晚期产后出血或失血性休克。产后分泌物有哪些类型,如何帮助排出产后分泌物。
产后排异有哪些类型?
产后第一周,分泌物量比较多,颜色鲜红,分泌物中有很多小血块、血丝和坏死的胎粪,这个阶段称为红色分泌物。一般只持续 3~4 天,子宫血量会慢慢减少,但血浆会增多,进而转化为血浆不良。
在这一阶段,血浆的量会慢慢减少,但血浆的量会增加,然后转变为血浆弊病。“血浆弊病 ”是指血浆中的 “弊病”。
产后一周到半个月,恶露中的血量逐渐减少,宫颈粘液和坏死胎膜以及细菌和阴道分泌物占了恶露的很大一部分,使恶露变成淡红色的血浆,这个阶段称为血浆性恶露。一般持续 10 天左右,血浆会慢慢减少,白细胞增多,然后转变为白痢。
3、白露
产后15天到三周以内,分泌物中几乎没有血丝,但有表皮细胞和白细胞、细菌和变性的膜,使分泌物粘稠,颜色发白,一般持续三周左右才会干净。
产褥期要注意什么?1、适当下床活动
生完孩子后可以适当的下床活动,可以促进分泌物的排出,但是一定要控制好活动量,走路和站立的时间不能过长,以免引起子宫下垂。
2、调整饮食
期间要注意营养全面,饮食以清淡为主,不能吃油腻辛辣生冷难消化的食物。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,气虚的可以选择鸡汤、桂圆汤等,血瘀、血热的可以选择梨汁、西瓜汁、橙汁等。脾气虚弱的妈妈可以多吃温性食物,如羊肉、狗肉等。
3、注意身体保暖
产妇要注意身体保暖,尤其是腹部和脚底,不能吃生冷食物,以免使恶露淤积,导致下腹疼痛,甚至影响恶露排出。
产后50天内不能有性生活,要选择优质卫生纸和卫生巾垫在臀下,同时做好消毒工作,防止感染。恶露量少时,身体慢慢恢复,可以适当下床活动,这样可以促进气血运行,有利于恶露排出。此外,要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过于激动,及时消除思想负担,防止精神刺激。
原创文章,作者:艾宝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k3721.net/21027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