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,很多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发高烧才是严重的,很多家长可能对低烧并不重视。事实上,孩子低烧可能是由感染引起的,在某些情况下,感染比高烧更可怕。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低烧比高烧更可怕。
为什么低烧比高烧更可怕?
一些体弱多病的宝宝,由于自身免疫力太弱,即使受到病原体的入侵,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 “攻势”,这样的宝宝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感染,最后体温不高,甚至完全 “烧不起来”。但这种 “烧不起来 “的情况,其实反而更危险,也更严重。因为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,是人体免疫系统动员起来对抗感染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,所以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。
什么是低烧?
发烧分为低烧、中烧、高烧和超高烧。体温持续在 37.5℃至 38℃之间称为低烧。正常情况下,儿童的腋下温度在 36℃ 至 37℃ 之间。由于各种原因,孩子的体温可能会波动,如果体温超过正常范围,一般就称为发烧。有一些小儿低热是由疾病引起的,常伴有食欲不振、乏力或咳嗽等症状,此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和护理,及时查找病因。
小儿低热的病因一般有哪些?
1、感染性低热
有的小儿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、百日咳后也会出现低热症状,有的小儿在传染病痊愈后也会出现低热,这与感染引起的小儿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有关。
2、非感染性疾病
如果孩子长时间低烧不退,家长还需警惕内分泌系统疾病,这类低烧一般持续时间较长,伴有关节或肌肉疼痛、乏力、精神萎靡等症状。
3、慢性感染性低热
当婴儿患有慢性感染性疾病时,通常会出现低烧,且持续时间较长。这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刺激引起的低热反应,是儿科最常见的低热原因。常见的慢性感染有肺结核、扁桃体炎、泌尿系统炎症、中耳炎、病毒感染等。这些慢性感染可引起小儿长期反复低热。
4、其他原因引起的低烧
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原因也会引起小儿低热,如:季节性低热,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,孩子自身散热系统较差,但过了炎热的夏季一般会自行好转。
儿童低烧一般有哪些症状?
1、体温异常
体温是一个重要的提示,当孩子出现异常时家长要及时给孩子测量体温,如体温在37.5~38度之间,就说明孩子正在发低烧。
2、体寒
孩子发低烧后,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会比较敏感。当外界温度降低时,孩子体内热量就会向外传递,使孩子感到阵阵寒冷。如果夏天特别热,但孩子却表示冷,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孩子在发低烧。
3. 头晕
低烧会引起孩子头晕、浮肿,此时孩子的精神状态明显异常,感觉浑浑噩噩,提不起精神,最喜欢的玩具和食物也得不到孩子的欢心。
4、会怕光
有些孩子发低烧会出现怕光的现象。当家长带孩子去晒太阳时,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,从而哭闹不止。
总结一下 为什么低烧比高烧更可怕?如果孩子只是生理性的低烧只要平时做好护理就可以让体温正常,但是如果孩子的低烧一直处于持续的情况没有好转,那么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就医,找到相关的原因进行有效的治疗,避免耽误孩子的治疗时间。平时我们要给孩子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多喝水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。
原创文章,作者:艾宝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k3721.net/209387.html